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债市震荡幅度或扩大 债券交易策略转向防御
 

  经历了两年牛市后,尽管一季度经济数据有所改善,但债券市场却出现了调整,使得更多债市投资者的二季度交易策略已由积极交易转向了防御。

  本报调查显示,货币政策放松空间有限、市场供给加大及信用风险进一步释放等因素,将对二季度债市形成不利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通胀被受访者视为影响二季度债市行情的最大因素。

  在对债市行情多空分歧加大的背景下,65%的受访者认为,二季度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普降;53%的受访者认为,伴随二季度资金面的不确定性增加,对债市行情变化仍需进一步观察。

  随着违约事件进入多发期,受访者对于二季度信用风险担忧也有增无减,尤其对国企信用风险的担忧超过了民企。调查结果显示,41%的受访者最担心二季度国企的违约风险,35%的受访者也担心二季度民企的违约风险。

  经济企稳但通胀上行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7%,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显著改善,特别是房地产、基建投资等领先指标继续向好,这为二季度经济企稳奠定了基础。本报调查结果显示,有41%的受访者认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在6.8%(含)-7%之间;有59%的受访者认为,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在6.6%(含)-6.8%之间。

  高华证券认为,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对内需的刺激以及外需改善,是二季度GDP增速预期提高的主要原因。就内需而言,政策性银行主要通过提供基建投资资金的方式为支撑经济增长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预计二季度政策性银行支持力度将不减,下半年或将有所放缓。

  受访的机构认为,二季度通胀压力将较一季度加大。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受访者认为,二季度的CPI同比增速在2%-2.2%之间;有29%的受访者认为,二季度的CPI同比增速在2.4%-2.5%之间;另有24%的受访者认为,二季度的CPI同比增速在2.5%-2.6%之间。

  尽管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1%,但受访者对二季度通胀压力并不十分担心。有71%的受访者认为二季度通胀压力“一般”,仅有18%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担心”通胀压力。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认为,二季度CPI走向仍然难以发生趋势性逆转,预计二季度CPI数据受猪价影响而保持高位,随后将小幅回落,但今年上半年难以发生趋势性逆转。

  由于天气原因加上猪肉供给偏紧,一季度食品价格暴涨带动CPI涨幅超过市场预期。其中,3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6%,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对于影响二季度通胀因素的选择,受访者认为依次是食品价格、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持续的宽松政策等。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中国证券报 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