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债转股有望用于风险应对
 

  违约债券如何处置,成为摆在监管者和投资人面前的难题。

  根据已经违约企业的债务重组方案,减债、债转股等均有被提及。有分析认为,本次中铁物资的案例或将成为债转股进程的标志性事件。如国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所言,如果某个发行人债转股成功,有利于降低相应违约风险。

  4月7日,之前违约的中钢集团600亿债务重组方案已上报国资委、银监会,并等待国务院批复。据报道,该方案涉及与几十家银行协商达成的减债、展期、债转股等条款。

  明明告诉本报记者,参考中钢集团的方案,对于中铁物资相关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交易的举措,考虑其国资背景以及短期债务承压,未来的处置路径或是进行债转股等债务重组。

  “债券投资人的债转股比银行业的难度更大,债券持有人很丰富,像之前有很多货币市场基金也持有了大量公募债,假设基金公司和债务人去谈,肯定比银行更弱势。”明明对本报记者说。

  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投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实际上,以上任何一种方法都非常难,目前行业内没有系统性的处置办法,“首先,谁都不愿意减债;转股的话,我们做固定收益的债券怎么转成股票,转成股票怎么退出?没有流动性。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只能尽量规避风险,从选债的层面,大家现在对信用债都比较谨慎。”

  吴亚平认为,银行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最主要的债权人,对它们而言,债权变股权,变为一个长期投资,要靠投资收益获利,短期内或许愿意这样做,“银行可以成立资管公司,或者股权类的投资机构,让每家银行自己采取可行的方式,自行剥离。”

  明明表示,从宏观上看,债转股将是供给侧改革元年托底系统性信用风险不爆发的必要债务重组方案,但是从具体案例上看,债转股进展的时间、流程等对债券持有人依然是不可承受之重。

  “就本次中铁物资案例来看,将会成为债转股进程的标志性事件,未来有效解决的可能性很大,不过是否能以一推三还待观察。”明明说。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摘自世华财讯 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