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金融市场

您所在的位置:
减缓外储下降速度应加强预期管理
 

  央行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月末外汇储备降幅已明显收窄。分析认为,其背后既有季节性因素,也有人民币汇率企稳因素。而未来若要改变外储的持续下降趋势,需从加强市场预期管理方面着力。

  自去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出现持续下降,特别是去年11月至今年1月,月均外汇储备下降近1000亿美元。2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2023亿美元,环比下降286亿美元,较上月的降幅明显好于市场预期。

  降幅放缓的背后,一方面存在季节性因素,春节之前对外汇的需求较高,春节过后,居民和企业季节性和恐慌性购汇需求下降。同时,“2月工作日少于1月,也有利于减少外储降幅”,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表示。

  另一方面,外储降幅收窄还源于人民币汇率短暂企稳、美元阶段性见顶等因素。任泽平分析,美国1月经济数据弱于预期,加息预期被市场大幅下调,使得2月美元升值预期减弱。中美政策协调、外储降幅低于预期和贸易顺差高于预期等,使市场逐步认可央行维稳人民币的决心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公布的外储数据同时包含外储流量的变动和外储资产存量的估值效应,2月日元大幅升值7%,估值效应使日元外储资产升值,也有利于外储降幅收窄。

  此外,从我国央行释放的信号来看,2月份人民币汇率较为平稳并出现小幅升值,决策层的维稳意图明显,也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减缓外储下降速度。

  因此,在以上因素影响下,2月份外储未出现此前几个月快速收缩的情况。实际上,从造成外储降幅缩窄的因素也可看出,后期若想减缓外储下降的速度,其关键就是加强引导人民币汇率的市场预期。

  在稳定预期方面,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此前表示,能够稳定的只是较短期内的预期,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沽空人民币的力量形成打击。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央行会加强与市场沟通的判断,未来央行仍将继续通过引导市场预期,打破人民币贬值预期和外储暴跌之间的恶性循环。

  而近期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分歧较大,任泽平表示,汇率走势应密切关注央行的态度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央行拥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无论是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都具有很强的可信度。

本资讯内容摘录自第三方机构或组织,仅供参考,不代表工商银行观点。对于任何因使用或信赖本资讯而造成(或声称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