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安是联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也是推进亚欧、亚太互联互通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战略支点城市。现阶段,西安肩负着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开展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等诸多国家使命,在国家发展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注入“西安能量”
上官吉庆提出,建议国家尽快批复同意在西安设立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此举将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追赶超越发展,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的8个城市群之间,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之间的互融互通、协同发展,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注入“西安能量”。
不仅如此,在西安设立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还有利于西部产业提档转型升级,以及全面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和调整经济结构;有利于拓展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和合作水平,完善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体系,探索亚太自贸区发展新路径;有利于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提升西安在国家战略实施中的辐射、带动、服务和支撑作用,释放西部发展潜力。
西安设立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件优越”
上官吉庆认为,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和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城市,从支撑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来说,西安是功能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在国家区域发展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中担当着重要的战略角色,与国家战略指向高度契合,发展潜力巨大。在西安设立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具有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很强的比较优势。
比如,西安历史文化悠久,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区位优势明显,在交通、信息、物流上都是我国联通东西、辐射南北的重要枢纽;科教资源聚集,拥有许多国家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聚集了中国航天三分之一以上、航空十分之一以上的科研、生产力量,能够为经济带建设提供充足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产业基础雄厚,目前已经形成了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石油设备、汽车制造、有色金属等产业基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丰富的能源资源、生态产业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在产业互融发展方面大有可为;口岸平台齐备,拥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型港口,以及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西安出口加工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近年来,在监管模式和政策创新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下一步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对外开放平台的升级版作出了有益探索,能够为欧亚各国企业提供便捷的口岸物流服务。
此外,西安还是继2009年被国家定位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2015年又被列入国家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担负起大胆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的重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打造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窗口”
上官吉庆表示,西安将通过特殊经济区域开放模式,在服务业开放、金融创新和投资管理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贸易通关便利化,全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模式和内陆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新路径。
与此同时,通过争取设立西安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区,还可以巩固和发挥国际内陆港、综合保税区、欧亚经济论坛和丝博会等平台优势,积极搭建新的平台,充分释放合作潜力,聚集各种发展要素和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将西安打造成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窗口”,引领、带动和支撑西部地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