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至15日,A股市场继续向上,各主要市场指数分别录得了不同程度的涨幅。其间上证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深圳成分指数、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依次上涨了3.12%、2.71%、3.07%、3.58%和2.66%。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其间中债总财富指数从高点回落,微幅下跌0.24%。
大类资产配置
上周公布的重要经济数据包括3月份PPI、CPI、进出口数据,以及一季度GDP等数据。国家统计局4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PPI按年下跌4.3%,好于市场预期,按月上涨0.5%,是2014年1月份以来首度回升。3月份CPI按年升2.3%,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5%。
受低基数效应及季节因素影响,3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数据按年上升11.5%,好于市场预期的10%,并结束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创13个月新高。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及内需企稳,3月份进口跌幅也收窄至7.6%,好于市场预期的10.1%。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符合市场预期。从上述几个指标看,可初步判断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较为平稳,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
3、4月份随着风险因素的逐渐延缓或消退,A股市场走出了一波较好的反弹行情。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投资者无不在判断未来的方向。虽然风险犹存,但在政府的呵护态度下,似乎能对未来行情有所憧憬。中长期来看,公募基金的投资收益仍然值得期待,但就2016年而言,我们建议基金投资者应降低全年权益投资的预期收益,保持足够的资金流动性,在宏观风险较大的情形下,更多的追求本金安全。
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来说,建议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QDII基金的资金分配可以依照4:1:4:1的比例中枢进行配置;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则可按照2∶2∶5∶1的比例为中枢进行配置,并根据个人偏好做适当调整。
偏股型基金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大多持审慎乐观的态度,而估值的安全性以及业绩的可兑现性已经成为多数基金经理的重要择股标准。投资者可选取那些经历过完整牛熊周期、中长期业绩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偏股型基金,这些基金在大类资产配置和选股策略上有着较为成熟的体系,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下普遍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并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长期稳健回报。
债券型基金
近期通货膨胀的温和反弹有利于降低实际利率,这将有效降低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央行降息的压力,但货币政策因CPI回升转向收紧的概率很低,因此货币政策仍会以稳定短端利率、促进信用宽松为主基调,而财政稳增长措施还将继续加码。
此外,出口数据改善以及贸易顺差扩大,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支持,加上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一般,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有所下降,美元走弱有利于人民币继续走稳,并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较理想的操作空间。但是,由于前期债券市场持续向好,累计升幅已较充分,债市未来的走势不甚明朗。总的来看,我们认为今年债券投资不会一帆风顺,但仍有较好的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在债基标的的选择上,注重本金的安全性而不是追求高收益。
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方面,由于流动性宽松的局面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维持,短期资金成本难以回升,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仍将维持低位。投资者依然可以将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在股市和债市没有太好配置机会之时,配置货币基金保持资金的安全和维持较高流动性,以备在其它市场出现机会时实现方便快捷地转换。在选择货币基金时,对交易时效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场内买卖货币ETF产品,也可以选择那些申赎便捷的几只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货币基金。
QDII基金
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投资者对海外配置的需求也日益增长,QDII基金外汇额度告急,多只QDII基金限制申购,目前已经投资QDII基金的投资者可继续持有。在具体选择QDII基金时,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基金和高票息债券基金。
|